电镀工业废水对环境危害很大。如果允许排放,废水中的镍将通过地表水或地下水循环进入生物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癌。含镍电镀废水主要来源于镀镍生产过程中的镀液废液和镀件冲洗水。
科技的不断创新让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半导体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我国水资源匮乏严重,如何正确处理半导体废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成为了业内不断研究的课题。
随着工业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镀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工业生产中排放的电镀废水量非常巨大。随着电镀行业用水需求量加大与水资源日益紧缺两者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国家环保总局提出“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创循环经济”方针,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对电镀废水进行净化处
印染废水是主要加工棉、麻、化纤及其混纺产品、丝绸为主的印染、毛织染整和丝绸厂排放的废水。印染废水的数量和质量也因纤维类型和处理工艺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印染厂废水量较大,每1t纺织印染纺织品用水量为100~200t,其中80%~90%作为废水排放。
焦化废水是在生产焦炭、煤气、焦油和焦化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由于原煤性质、产品回收率、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废水成分非常复杂。由于杂环化合物难降解且可生化性差,焦化废水属于公认的难降解废水类型之一。
抗生素是目前我国消耗较多的品种,大部分是生物制品,通过发酵过程提取,是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抗生素在低浓度下可以选择性地抑制或破坏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是人类控制传染病、保健和防治动植物疾病的重要化学药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药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药原材料均为天然物质,其结构不经过化学修饰或人工合成。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随之而来的中药废水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
据了解,造纸废水中的有机物占据我国国内工业废水有机物总量的25%,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减少造纸废水的排放量并且尽快实行造纸废水的回用及近零排放。
近年来,随着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的增大,我国相关部门非常重视,排放标准逐渐严格,预示着我国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按下了快进键。据相关统计,纺织印染废水在我国工业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每年废水排放量超过20亿吨,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11%。
在工业领域,纺织工业每年产生废水约15.23亿吨,其中印染废水12.4亿吨,约占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在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纺织原料的前处理、染色、印刷和后整理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各段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成分和废水排放量有所差异。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工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纺织产业链由上游原辅材料制造、中游纺织制造和下游服装制造三个基本产业链组成。
伴随着国家对工业废水的规范要求,脱硫废水回用及近零排放处理被提上日程,各企业也逐渐重视起来,脱硫废水实现回用及近零排放刻不容缓。